第五十章 奥地利帝国铁路二期工程(1 / 2)

加入书签

奥地利的内莱塔尼亚铁路主要干线基本完成,人们可以直接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坐火车到北德意志的汉堡,过去几个月的路程,现在要30小时。

而此时德意志邦联的其他国家,除了几条主要干线以外,其他的铁路依然在修建之中。

这就给奥地利一方提供了巨大的优势,凡是铁路经过的地区,到处充斥着奥地利的商品和文化印记。

当地的居民都开始学南德意志语,甚至是维也纳话。

维也纳话就是一种以德语为主的混合语言,厨房用语是捷克语,而点餐和叫服务员用的是波兰语,骂人的时候说乌克兰语,去教堂时说拉丁语,偶尔也会用到一些南斯拉夫语和吉普赛语。

(克罗地亚语、塞尔维亚语、斯洛文尼亚语,在当时的相似度高达95%)

这极大地加速了德意志、奥地利、意大利三个地区的民族融合速度,意大利的传统贵族和地方势力受到严重的冲击,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奥地利政府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。

此时的奥地利并没有对北意大利像历史上一样采取姑息政策,也没有采取过激的民族至上政策对当地强行进行奥地利化,不过公然叫嚣独立和试图羞辱殴打军人、官员的地方势力被依法处理。

小商人和资本家本来就受到地方势力的打压、剥削,而帝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巧保护了他们的利益。

国家征收的税务和地方上制定的苛捐杂税、抽成一比,简直是不值一提。这些人自然是没有理由不拥护奥地利的统治,毕竟受损失的只有那些地主老爷和门阀,他们反倒是因为关税的取消获利颇丰。

至于农奴和劳工,更是视帝国为救世主一般。

此时奥地利帝国,维也纳―布拉格―德累斯顿铁路、维也纳―林茨―萨尔茨堡―慕尼黑铁路、维也纳―格拉茨―乌迪内―威尼斯―米兰―帕尔马―摩德纳―卢卡―佛罗伦萨铁路、维也纳―布尔诺―利沃夫―克拉科夫铁路已经完成。

唯一没有通车的便是,格拉茨―卢布尔雅那―的里雅斯特,这里的地势过于险要,并不是加大投资就能解决的问题。

奥地利帝国第一期铁路工程已经基本完成,第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继续细化内莱塔尼亚铁路网,同时沟通萨格勒布和贝尔格莱德。

萨尔茨堡―因斯布鲁克―费尔德基希―布雷根茨,萨尔茨堡―比绍夫斯霍芬―赛尔茨谷―格拉茨。

林茨―格拉茨,维也纳-布鲁克安德莫尔―克拉根福―菲拉赫―乌迪内,布鲁克安德莫尔―格拉茨,因斯布鲁克―博莱纳―乌迪内―米兰。

布拉格―布尔诺―普热罗夫―俄斯特拉发―卡托维兹,布尔诺―布热茨拉夫―维也纳,布拉格―皮尔森―多马日利采―慕尼黑,布拉格―乌斯季―德累斯顿,布拉格―弗罗茨瓦夫...

总长度约为15000公里,预计25年完工,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预期,毕竟此前奥地利帝国的建设速度就是每年300公里左右。

不过以上基本都是弗兰茨放出的烟雾弹,真正要修的只有几条重要干线和的里雅斯特―萨格勒布―贝尔格莱德线,这条全长550公里的铁路预计在五年内完工,总计划长度为3000公里。

如此一来就能确保贝尔格莱德永远处在奥地利的掌控之下,一旦发生战争无论是水上交通,还是铁路交通都能十分便利地投送兵力和补给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