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8 李晟的结局(2 / 2)
长安大胜的捷报很快传到了梁州,朱泚的脑袋也在不久后送到。
唐德宗听闻之后,流泪不止。
群臣前来祝贺,道:李晟荡平凶恶的叛贼,但市场摊铺没有移散,宗庙没有惊动,长安居民未受惊扰,即使是三代时用兵,也不能超过他啊!
唐德宗感叹说:上天生下李晟,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,哪里是我一人的福气呢?当下封李晟为司徒,兼中书令,实封一千户。
李晟派大将吴诜到宝鸡清理道路,并请求亲自去迎接和保卫皇帝车驾,但唐德宗没有答应。
唐德宗从梁州回来,李晟身穿甲胄在三桥迎接皇帝,唐德宗停马慰劳他。
李晟两次跪拜叩头,向皇帝祝贺,又道:陛下的臣子,不能很快消灭叛贼,致使陛下两次流亡,是我不称职的罪过,请定我的死罪。说罢,拜伏在道路的左边。
唐德宗感动得掩面流泪,命给事中齐映扶起他,让他回到自己的位置;又赐他府宅、良田、园林等。
李晟进府宅时,京兆尹设帷帐,教坊奏乐作为前导,皇帝命令将相送他回家。
唐德宗在东渭桥为李晟立纪功碑,亲自撰写碑文,又命皇太子录下碑文副本,赐给李晟。
然而,唐德宗对李晟的重要和信任,并没有维持多久,他对于这些掌握兵权的将领,实在没有一个放心的,当下没有用李晟去消灭李怀光。
唐德宗派宦官尹元贞持符节巡视同州、华州,他擅自到河中抚慰李怀光。
李晟立即上表弹劾尹元贞假借皇帝命令,想为叛乱的元凶开脱罪责,请皇帝治尹元贞的罪,又认为李怀光有五个不可赦免的原因,请求率五千精兵打败叛贼。
唐德宗还是不信任李晟,把消灭李怀光的任务交给马燧、浑瑊。
李怀光带着残兵败将,哪里是唐军的敌手?在走投无路之时,自杀身亡。
他原本要成为李晟那样的名将,大唐的功臣,可惜,他最后选择了作乱,成为朱泚一样的人。
这还是和他忍不住的脾气有关,也就是情商低有关。他当初觉得皇帝对他不信任的时候,要是学李晟那样忍耐,不要一怒就造反,也不会成为乱臣贼子,也不会有身败名裂的下场!
所以,人啊,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发怒,轻易冲动,怒者,逆德也!
如今,李晟也碰到了李怀光当初碰到的情形,那就是皇帝对他不信任!
吐蕃对李晟极为畏惧,大相尚结赞对李晟恨之入骨。他们看到皇帝对李晟不信任,当下离间皇帝与李晟的关系年九月,吐蕃故意兴兵进犯陇州,却不掠夺,并宣称说:召我来,何不以牛酒犒劳?然后,慢慢退去。
吐蕃这样做,目的就是以此来离间李晟。
尚结赞又多次遣使求和。
李晟入朝觐见,认为吐蕃不可相信。
宰相韩滉也支持李晟的意见,请求调发军粮供给李晟,让其攻击吐蕃。
然而,唐德宗对李晟不信任,疑心将帅生事以获取功劳。
这时,又恰逢韩滉去世,张延赏执政,他与李晟不和,当下多次在唐德宗面前进行诋毁,认为不能让李晟久握兵权,并推荐刘玄佐、李抱真主持西北边事,让他们立功来压制李晟。
唐德宗采纳了张延赏的意见,削去李晟的兵权。
这时,李晟要是李怀光,早就反了!可是,他没有,他继续忍耐,低头做人。
公元793年,李晟去世,终年六十七岁。
他一直到去世,也没有作乱的举动。
唐德宗得知后,流涕不止,到人家死了,才确定人家是忠臣,当下命百官到其府第吊唁,并追封他为太师,赠谥号忠武。
李晟下葬时,唐德宗又亲到望春门送葬,派使者在灵车前宣读诏书,又命百官在路旁哭拜。
元和年间,李晟配飨德宗庙廷。
唐德宗之所以在最后对李晟这么好,实际上,就是希望有权力的将领们,能学习李晟,做一个大大的忠臣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