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:有生之年的奇迹(2 / 2)

加入书签

谷础

“真的想知道子夜大神,是通过怎样的方法,让国际友人下定决心归还的>

简单的鉴定完后,李子夜和专家们把一切归位,然后由安保人员装运上车。

接下来众人继续开箱,当第二、第三只箱子,被故宫专家们依次打开。只见里面存放的是《圆明园四十景图咏》,总共二十张。

该些景图,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,于乾隆九年,由宫廷画师绘制而成的分景图。当年一共绘制了40幅,为上下两册,绢本彩绘。

弗兰克的太祖父,当初只买到了上册,然后保存至今。而下册的20幅,则被法-国巴-黎国家图书馆购买走了,一直展览到现在。

由于绢本彩绘,没法在现场展开,于是故宫专家和网友们,也只能欣赏到最上层的图画。

仅见专家打开囊匣,而后露出里面的《圆明园四十景图咏》。

“这些彩画,是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、沈源、冷枚等人,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的。画成之后,由乾隆御笔题诗,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。”

“所以可以看见,该图绘工精美,直观效果极佳。所绘建筑、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,题诗意境深远,书法隽永飘逸,诗、书、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……”

“这是我华夏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,也是我国绘画艺苑里程碑式的著作。”

李子夜,如数家珍的讲解道。他在传承世界中,可是每天都能见到这些珍宝的。甚至有些他还亲自参与了。

所以李子夜要比现场的故宫专家们,更加清楚。介绍起来也可圈可点,流畅易懂。

除了这20幅《圆明园四十景图咏》外,此次回归的还有,春秋战国时期的“蟠虺纹盉壶”。

长20公分,高15公分的“御制和田碧玉泥金佛狮”、“珐琅麒麟”、“珐琅彩瓷器”、“清道光胭脂红地粉彩暗八仙三足香炉”等等……

这些国宝级文物,原本都没在归还清单上。属于某人判断的“意外之喜”。

如今终于回归,可谓是历尽千辛!

大大小小的木箱,被专家们打开,一件件失散多年的文物,呈现在众人眼前。

观看直播的500多万网友,一起见证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要不是为了保密,防止节外生枝,飞机落地前一小时才公布消息。

如果提前预热,电视频道也开通,那搞不好现在观看直播的人数,会突破1个亿……甚至更多……

随着开箱的进行,很快只剩下最后两只大号木箱,还未被打开。

一只木箱高约2.5米,另一只则1.5米上下。里面分别装着“大殿铜鎏金塔”,还有“圆明园十二生肖-蛇首”。

无论哪一件,都是超国宝级文物,举世瞩目。

观看直播的小伙伴们,已经饥-渴难耐了。虽然连开十四箱宝物,把他们看得眼花缭乱。但接下来的两件国宝,可是重中之重!

“要到了吗?终于要到了吗?整整162年的流离失所,真不容易啊!”

“最好的往往留到最后,虽然前面的文物都很好,但接下来登场的都是重量级呀~”

“呜呜呜,我已经备好纸巾了,就等大佬开箱>

就在观众们,万分期待的时候。只见李子夜和故宫专家们,分别来到两只木箱跟前,然后众人合力,同时将它们打开。

历史性的时刻出现,仅见两米高的木箱中,放置着一座巨大的金色宝塔!

塔身为青铜鎏金,每一层都镶嵌着名贵的绿宝石。金塔顶部为日、月、伞和三宝,代表佛教中最为理想的天界。

日、月两部镶嵌的绿宝石最大,中间的半圆体有一盏佛龛,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,形态自然、铸造艺术精湛。

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,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经典样式。

华丽的宝塔,让专家和观众们看得惊叹连连!然而这还不是发愣感叹的时候,因为另一处箱子里呈现的,是本次大家关注的最焦点,“圆明园十二生肖-蛇首”!

只见木箱开启,一尊金属色泽的蛇首铜器,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出现在众人眼前!

蛇首铜像的身躯,为穿着袍服打坐修炼的铜体,头部则为写实的鳞蛇,铸工精细。

兽首上的纹路和鳞片等细微之处,清晰而逼-真。铸造所用的材料,为清廷精炼的红铜,外表色泽深沉、内蕴精光,历经百年而不锈蚀,堪称一绝……

现场的专家学者们,纷纷围到蛇首跟前观摩。相比“铜鎏金塔”的华丽四射,“圆明园蛇首”则显得沉稳而庄重。

它古井无波的矗立在众人面前,仿佛一位苦修的道者,看淡了沧桑,看淡世俗……

无论外界如何喧哗,它依旧我行我素,看日出日落、云卷云舒……

不需要太多介绍,也不用过多修饰,光是蛇首出现在那里,就已经让观众们感到激动!心潮澎湃!

“呜呜呜!蛇宝!你知道我们等你等了多久吗!?你总算舍得回来了!”

“我靠啊……年纪大了真看不了这样的场景,蛇首都回家了,我的龙首它在哪里?”

“感谢子夜大神的付出,还有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,你们太值得敬佩了!”

“加上蛇宝,现在我们已经有八尊了,还差四尊!能否在有生之年里,再见到奇迹啊>

李子夜和现场专家们,分别对“铜鎏金塔”和“圆明园蛇首”,做了初步鉴定,都为真品。

这一结果,也让全国观众们放下心来。

待十六件文物,统统装上押运车辆,只见车队浩浩荡荡的从机场出发,前往故宫博物院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极品稀有资源    点击下载

书页/目录